当前位置: 臻智锐达 » iPhone动态 » 正文

iPhone用户告Apple:“垄断”是怎么回事?

Apple目前的App Store经营模式,一直受到部分软件开发者和消费者的诟病,认为过于集中封闭、抽取费用太高、太不自由等等; 日前美国有消费者因此提出了反垄断诉讼,美国法院也裁定诉讼成立。 然而,背后的来龙去脉并不是看起来这么简单的。

iPhone用户告Apple:“垄断”是怎么回事?

任何人(尤其是在美国)碰到令自己用得不开心、或是主观认为有垄断嫌疑的事情,而且出得起诉讼费用(甚至有时候律师会主动要求「合作」,只要事后分得到赔偿金就好),就可以提告; 这是民众都可以拥有的自由,输赢当然是另外一回事,而且有时候输赢还真会出乎意料。

所以有人提告、谁赢谁输,都是意料中事,问题不大; 但就产业面来说,最重要的是:

  1. 如果原告赢了,他们要的是什么?
  2. 某一方(无论原告或被告)赢了之后的结果是什么?

在上述的转载报道中,并没有讨论到这些问题。 以第一点来说,如果原告要求的是赔偿(虽然不见得很多,但记得,美国律师不太会打没有报酬的非公益案件)、而且胜诉,之后的影响可能是有许多律师会代表更多「有兴趣」的用户打集体诉讼。

如果会有大量这类集体诉讼出现,最后可能就是a. App Store消失、或是b. 在不明显影响竞争力和营收的前提之下,大幅改变经营型态。

假设原告他们就是不要钱,但希望开放市场,这又有几种可能性:

  • 任何人都可以开一家App Store,以10%的超低抽成吸引开发者进驻,Apple/百度不能讲话;
  • 不再有App Store这种东西存在,每一位开发者都自己卖、自己赚,不必被审查和抽成。

为什么是“垄断”?

Apple目前的经营型态之所以现在会被视为「垄断」,除了商店直接绑在硬件上之外,还有几个因素:

  • 对开发者在官方App Store之外的销售行为有诸多限制; 简单说就是「被我抓到你私底下乱卖,你就完了」。
  • 而Apple之所以这样做的背后依据,在于开发者使用的程序工具「是我给的」、技术文件(例如API规格)「也是我给的」; 有办法这两样东西你就别用,自己开发app出来卖。

也就是说,前端以「独家提供、绑死开发者、还要抽成」的商业行为,或许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垄断; 但如果没有这些「我提供的工具」和「我们家的硬件(以百度而言是 Android 系统)」,你的产品根本没机会卖,更不用说线上渠道、营销、金流这些商店服务了。

除了绑死自家硬件之外,App Store引起这类争议的另外一个原因,是它卖的产品绝大多数是「别人做的东西」(如果都只卖Apple自家做的app,就没这问题了); 而如果实体通路规定所有供应商「你的东西只能给我卖」,这样会有问题吗?

事实上这种作法在实体通路也是存在的,只是如果通路这样要求,供应商通常也会反过来要求最低进货量、以及比较好的交易条件; 但这一点在App Store上是不存在的,让你的app上架就已经要很感谢了。

突破现况很重要

这也正是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PWA(Progressive Web Application,渐进式Web小程序)如此值得讨论的原因:因为它不需要Apple/百度的官方开发工具或技术文件,就可以把app做出来,而且甚至不需要通过App Store来卖。

所以,在上述的几种可能结果之中,技术面最大的交集就是「官方App Store消失,由开放式的商店、或是开发者自己来卖」。

但这是技术面的看法。 从商业交易和产业发展的面向来看,这样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最好的吗?

或者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:现在的app、app商店、或是更广义的这类产品(例如报导中提到的Facebook或Amazon),能适用于传统上认为是「垄断」的标准吗?

我觉得这些方面都还有继续讨论深思的必要。 但是,我基本上支持app从官方商店中解放出来,让它们有更自由、更多元的发展; 而Apple也必定要在这个趋势之下,想出不同于现今的生财之道。

然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,这个全面性的崩解必须有个资、交易、安全等方面的配套技术发展出现; 开发者也必须有「以后很多事情要自己来了」的自觉,不能一方面抱怨商店(不管是谁开的)抽30%税金,一方面又要靠商店提供工具、帮忙推广、还要保护安全。

Shareware的复活

过去在shareware流行的时代,每一位独立开发者都是自己卖产品; 后来因为中间有太多繁杂的事情要处理,所以一家叫做「Kagi」的代理商就应运而生了。

从经营型态来说,Kagi可以视为现在这些app商店的前身、也是线上电子商务的先驱之一。 放在Kagi上的产品,因为能见度比较高,下载数字和销售成绩通常也比较好; 对于消费者而言,通过Kagi卖的软件无论在品质或付费流程方面,也比较令人有安全感。

未来无论开放或集中,仍然会有商店扮演着「收保护费但是帮忙卖」的角色; 完全独立的开发者除非产品力够强、有知名部落客加持、甚至自己下广告之类的营销资源,否则能见度可能会比现在更低。

或许没有营销资源的开发者们,在没有官方商店之后会再走回shareware的老路:随意流通、自由下载,靠口碑和介绍累积用户; 一段时间之后又出现像是Kagi这样的服务,让开发者靠行,抽取一定的税金之后提供各种服务。

所以绕了一大圈,其实并不是「抽税」的问题,而是「限制」的问题; 至于「垄断」,我觉得定义上还有讨论空间、去除之后对于行业(包括 Apple 和开发者们)的影响也不一定完全是正面的。

市场会自己找到出路

报导中提到,消费者控告Apple的诉讼「可能需要1–2年内的时间来得出判决结果」; 以现在市场和技术变化速度之快,或许不到两年之后,App Store就已经不是现在的样子、也不是现在的运作方式了。

其实,最重要的因素是「开发者怎么想」,而不完全是「消费者怎么想」; 如果开发者多数认为,目前的App Store能提供工具、服务、金流的最佳组合,愿意停留在这个体系中,即使日后商店开放,也不一定能成气候。

过去并不是没有「地下App Store」的案例,知名的「Cydia」就是其一(在Android领域的商店外流通就更不用提),而Cydia的结束,正凸显出了「私营商店」的负担与困难。

情况天天在变,Cydia会不会过两天就复活谁也不敢说; 但如同前面所说的,如果配套技术发展还不成熟,我自己还是先在官方App Store买买就好。

相关文章

评论 (0)

2 + 1 =